1. 簡介
1.1. 定義
4680電池為特斯拉推出的直徑為46mm,高度為80mm的新一代圓柱電池。
圖:4680電池展示圖
對于電池來講,能量密度提升時,功率密度會下降,直徑46mm是圓柱電池兼顧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最優選擇。
圖:圓柱電池尺寸與性能變化
1.2. 核心創新
大電芯+全極耳+干電池技術
1.3. 性能突破
4680電池大幅提升了電池功率(6倍于2170電池),降低了電池成本(14%于2170電池),優化了散熱性能、生產效率、充電速度,能量密度、循環性能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。
2. 結構改變
2.1. 全極耳
4680電池通過極耳結構的改變,大幅提升了電池功率、優化了散熱性能、生產效率、充電速度。
2.1.1. 全極耳結構
極耳:從電芯中將正負極引出來的金屬導電體,是電池充放電時的接觸點。在電池工作中,電子從正極極耳流向負極極耳,其流經路徑與電池內阻成正比,流經寬度與電池內阻成反比,而電池內部損耗功率與內阻的平方成正比,因此極耳接觸面積越大,極耳間距越短,電池輸出功率越高。
傳統電池只有兩個極耳,分別連接正極與負極,而4680電池實現了全極耳(直接從正極/負極上剪出極耳),從而大大增加了電流通路,并縮短了極耳間距,進而大幅提升了電池功率。
2.1.2. 全極耳優勢
1、提升了輸出功率:電池電流通路變寬,且內阻大幅減少,內部損耗隨之降低,進而大幅提升了電池功率(6倍于2170電池)。
2、提升安全性:圓柱電池與片狀電池不同,其散熱為軸向居多,熱量從極耳出散出。傳統圓柱電池如2170只有兩個極耳,熱量傳輸通道窄,因此散熱效果不好。4680電池極耳面積大大增加,熱量傳輸通道寬闊,大大改善了散熱效果(只有傳統圓柱電池的20%),增強了電池的熱穩定性。
3、快充性能大幅提升:由于全極耳結構,電子更容易在電池內部移動,電流倍率提高,因此充放電速度更快。
4、提高生產效率:消除生產線添加極耳的流程和時間,節省設備空間,減少出現制造缺陷的可能。
2.1.3. 全極耳工藝難點
1、全極耳制作中,極耳的收集問題:通俗的理解就是把極耳折在一起的工藝,目前有揉壓極耳、切跌極耳、多極耳三種:
1)揉壓極耳的極耳形態不受控,容易發生短路,制造時兩段封閉,電解液滲入阻礙大;
2)切跌極耳(Tesla)斜切成片卷起,比無規則擠壓好一些,占空間較小,但表面起伏度較大,制造時兩段仍封閉,注液不能連續生產;
3)多極耳很難折疊整齊,極耳位置誤差在外圈易被放大。
2、全極耳與集流盤或殼體連接中,對激光焊接技術要求較高:從點焊(傳統兩個極耳)到面焊(4680電池全極耳),焊接工序和焊接量都變多,激光強度和焦距不容易控制,易焊穿燒到電芯內部或者沒有焊,目前電池良率較低(80%)。
圖 Tesla切跌極耳成品
2.1.4. 全極耳帶來的機遇
從以往2170電池的脈沖激光器點焊,到目前4680電池線或激光點陣,激光焊接工藝提升,可能會從原來的脈沖激光器變為連續激光器,整體造價增加。
2.2. 大電芯
2.2.1. 性能表現
4680電池較之前2170電池在直徑和高度上具有提升,直徑從27mm變為46mm,高度從70mm變為80mm,電芯厚度增加,曲率降低,空心部分更大。
2.2.2. 尺寸變大優勢
1、降低電池成本:降低殼體在單位電池容量上的占比,結構件和焊接數量也顯著減少(成本相比2170電池降低14%)。
2、提升能力密度:隨著電池尺寸增大,電池組中電池數量減少,金屬外殼占比減少,正極、負極等材料占比增加,能量密度提高。
3、bms系統更加省心:電池組中電池數量減少,對于電池的監測和狀態分析更為簡單。
4、結構強度增加,與CTC技術完美結合:4680尺寸更大結構強度更高,其作為結構電池成為車結構的一部分,既提供能源,也用作結構起支撐作用,節省了空間也減少了重量(10%),因此提升了續航里程(14%)。
2.2.3. 尺寸變大劣勢
增加發熱量:電池尺寸越大,發熱越多,散熱越難,因此熱量控制更困難,電池爆炸產生的威力越大,為之前電池廠商想增加電池尺寸的最大瓶頸,Tesla通過全極耳技術進行了熱穩定性能的突破。
2.2.4. 實際性能表現
隨著電池尺寸增大,電池組中電池數量減少,金屬外殼占比減少,正極、負極等材料占比增加,能量密度提高。與2170電池相比,4680電池能量方面提高了5倍,目前續航里程的提升(16%)主要來自CTC技術(14%),隨著材料體系的不斷升級,電池能量密度有進一步提升空間。
3. 干電池技術
干電極工藝徹底跳過加入溶液步驟,可省略繁復的涂覆,烘干等工藝,大幅簡化生產流程:將活躍的正負極顆粒與聚四氟乙烯(PTFE)混合,使其纖維化,直接用粉末搟磨成薄膜壓到鋁箔或者銅箔上,制備出正負極片。
圖:Tesla干電池工藝展示
3.3. 干電池優勢
<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